(部门)科学技术处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年03月24日 10:52  点击:[]

各学院(校区),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助力赣州“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破解难题、改进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赣州市社科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广泛向各界、各部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赣州市社联确定了《2024 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年度选题方向,现将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旨在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回答和解决“赣州问题”。理论性课题要注重学理性和创新性,应用性课题要注重精准性和对策性,普及性课题要注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所作研究成果脱离研究申请内容的,将不予结题。

2.为保证课题质量和结题率,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赣州市社联将组织专家分方向对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每个选题原则上立1项,最多不超过2项。各课题申报数量可在系统中实时查看。

3.本次只接受指南中所列选题的申报,不再接受其他自行设计选题的课题。如所撰写成果内容较好,被《新赣州智库》《赣南社会科学》等市级理论刊物采用刊登,可申请认定为年度课题直接结项。

二、课题申报

1.本年度赣州市社科研究课题采取“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结题”的方式开展,系统网址链接:HTTP://WWW.GZSSL.XYZ/,请课题申报人严格按照系统提示,认真填报有关内容(系统操作说明详见附件 2)。

2.本次申报的项目类别包括:重点课题、县市区专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其中,青年专项课题申请人不得超过 35 周岁(1988 年 3 月 31 日后出生)。后续还将采取分批的形式发布社科普及专项、红色文化专项等专项课题,各批次间课题申请互不冲突,详见后续通知。

3.每位课题申请人(课题组长)同一批次只能申报一项市社科规划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批次最多可参与两项市社科规划课题申请。

4.课题申请人(课题组长)必须为课题组首位成员,并且为课题成果的第一或第二署名人。

5.有往年度相同类型课题在研的申报者,原则上不能申报2024 年度的课题。

三、课题资助

1.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采取后期资助的形式,取得赣州市副厅级以上实职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县级以上实际工作部门的采纳证明,或被赣州市社联《赣南社会科学》《新赣州智库》刊用的,按照每项课题 3000-10000 元的标准予以资助。

2.县市区专项课题采取后期资助的形式,课题组必须紧紧围绕出题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成果取得出题县(市、区)党政相关领导、主要领导或赣州市党政领导之一肯定性批示或被赣州市社联刊用的,按照每项课题 3000-10000 元的标准予以资助,鼓励县市区对课题研究给予配套经费,对给予了配套经费的县市区,将在次年的县市区指标上给予倾斜。

3.一般课题由申报人自筹经费开展研究,若被《赣南社会科学》《新赣州智库》采纳刊用,将按规定给予稿酬,且可优先申报优秀社科成果奖。若成果取得赣州市副厅级以上实职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县级以上实际工作部门的采纳证明,且在封面显著位置标注“本文系 2024 年度赣州市社联课题成果,课题编号:xxx”内容的,结项时视同为重点课题,按照每项课题 3000-10000 元的标准予以资助。

四、课题研究和结题

1.研究要大兴调查研究,通过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明确的观点、具备实践意义的建议和结论。

2.研究要科学合理地设定时限,既要保证效率,也要保证质量。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县市区专项课题、社科普及课题研究时间不得超过 12 个月;一般课题研究时间不得超过 24个月,其中,一般课题中教育学类别课题研究时间不得少于 18个月。结题时间由课题组长在申报时自行填写,各项课题要在课题组长所承诺的结题日期前提交结项申请(到期未提交结题申请,系统自动撤项)。因特殊原因无法如期完成的,应在承诺的结题日期前一个月内提交延期申请,延期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年。在本文件通知发布之前已经发表、出版或已获市级以上立项资助、奖励的成果,不得作为今年结题依据。

3.研究类课题主要成果应为专著、论文、对策性研究报告等文字性成果。可自选批示结题、发表及评审结题、专家论证结题三种方式之一,并通过专家的最终审核。(1)批示结题需取得县级以上实际工作部门对成果的采纳证明,或地方县处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2)发表结题的成果,应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相应类型刊物上至少发表 1 篇字数不少于 3000 字的论文(除综合类刊物外,以期刊刊号末尾的字母为准,如教育类课题成果需发表在 G4 类刊物,史学类课题成果需发表在 K 类期刊),或在《赣南社会科学》《新赣州智库》等由赣州市直单位或驻市、市属高校发行的内部连续性出版物上刊载(不包含临时性资料);(3)专家论证结题需通过专门针对成果开展的市厅级专家评审会评审,并出具书面具体意见,或在厅级以上党委政府主办的学术性会议、征文活动(不含各种协会、二级机构举办的会议、征文)上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励。

4.同一篇成果不得重复作为多个课题的结题依据。

五、课题审核

1.课题管理采取两级审核和专家评审制度。学校初审后,赣州市社联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分,经赣州市社联主席办公会讨论后确定是否予以立项。专项课题还将充分征求出题单位意见。

2.根据申报工作安排,我校本批次课题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15日(周一)。请各课题申请人严格把握申报时间窗口,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

六、其他事项

1.各课题申请人(课题组长)在申报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反馈至各学院科研秘书处。

2.汇总表电子稿由各学院于4月16日(周二)下班前统一报送至联系人OA邮箱。

联系人:袁志明,联系电话:8312256。

《赣南社会科学》《新赣州智库》“赣州社科微信公众号”投稿联系人:黎海庭,联系电话:0797-8991220,邮箱:SL8391220@126.com。

附件:

1.2024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2.赣州社科信息系统操作说明

3.项目申报汇总表


社会科学处

2024年3月24日

上一条:关于开展2023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返回旧站

版权所有:江西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 地址: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濂溪楼 邮编:341000

联系电话:0797-83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