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科学技术处

省级平台

省级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 > 省级平台 > 正文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2025年11月03日 10:29  点击:[]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简介及建设情况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是肝胆相照的信义之交休戚与共的患难之交,堪称国与国友好相处的典范。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是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从两国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抉择。

2017年7月,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批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020年,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内部评估,获评为高水平建设单位(备案中心I 类)。

作为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中心以做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目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依靠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整合学校矿业、冶金等优势学科资源,紧密围绕咨政建言、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文化传播、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中心研究团队专业、职称结构、年龄比例科学合理,科研实力强劲。现有各类专家37人(专职教师19人、兼职教师18人),其中博士20人,比例为54%;高级职称30人,比例为81%。

中心的建设定位为服务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的开放发展大局,以促进中巴友谊、推进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交往与合作为宗旨,全力促进巴基斯坦历史文化、教育、经贸、稀土及关键矿产等领域在江西乃至在中国的合作与交流。中心在开展普遍研究的同时,从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等视角,因地制宜构建起服务中巴矿业产业、学术交流、文化及教育合作的巴基斯坦国别研究体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思想导向,学术研究与资政服务双轮驱动,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主体的全方位对巴研究。

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和跨学科优势,助力江西融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一方面围绕巴基斯坦中国形象、中巴矿业贸易与投资、中巴有色金属产业合作、中巴人文交流与合作、巴基斯坦安全形势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中巴经贸务实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品贸易与投资、巴基斯坦有色金属资源供应安全、巴基斯坦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行为研究、巴基斯坦矿业投资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着力对接增长走廊、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绿色走廊、开放走廊建设,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沿着“五大走廊”与巴方精准对接、同向而行。

(一)立足巴基斯坦国别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服务中(赣)巴经贸务实合作。目前,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2项以及其他国家部委委托课题3项,研究领域涉及中巴教育、中巴人文交流、巴基斯坦及南亚地区贸易与投资情况、“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合作等,同时承担各类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6项,为赣巴经贸务实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出版著作(含译著)8部;在SCI、SSCI、CSCD等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3项。

(二)咨政服务、科学研究”双轮驱动,为江西融入中巴经贸务实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中心智库参谋与咨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已向国家部委、江西省对外友好协会、江西省教育厅等有关单位提供咨政报告15份、政策性文本4份;报告获得省友协、省教育厅领导肯定性批示8条、政策建议采纳3条;1条研究案例报告入选应急管理部项目案例库。近期,中心研究员撰写的“调研掌握巴基斯坦涉华民意走向及安全形势有关内情”的报告,获中央国安办采纳。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良性互动,助力中巴、赣巴交流与合作迈出新步伐。先后举办或协办“新形势下的中巴关系”、“百年变局与中巴关系研究”、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巴经济走廊法律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区域国别50人论坛多场;积极推动省市校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拉哈尔大学、拉合尔华侨华人联合会等巴基斯坦科研院所或民间组织的联合科研合作以及多领域产业合作,为中巴、赣巴多领域经贸务实合作架设桥梁。2024年加盟成为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联盟理事单位。2025年,中心入选(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首批常务理事单位。

(四)发挥语言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效提升江西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围绕元首外交,发挥对外交往优势,主动作为,深入讲好民心相通故事;承担“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国—巴基斯坦互译项目)首批引进版图书项目1项;积极参与中巴人文交流活动,相关活动被国内外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承办“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赣虔中国文化夏令营”、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园第16期)等活动,有效助力学校矿冶文化、赣南客家文化和江西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未来,中心将以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在咨政建言、基础理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开更多增进中巴相互了解的窗口,拓展更多中巴高质量合作交流的领域,搭建更多中巴深化合作的机制平台,为中巴经贸务实合作提供高质量智库支持和江理智慧。



上一条:中央苏区法制研究中心 下一条: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返回旧站

版权所有:江西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 地址: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濂溪楼 邮编:341000

联系电话:0797-83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