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 2025 年度赣州市社科普及类课题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江西省《“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精神,有力推进《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实施做好赣州历史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为做好2025年度赣州市社科普及类课题(以下简称课题),现将课题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方向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党的系列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二)宪法、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赣州地方特色文化(如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等文化。
(五)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疾病防治等。
(六)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宗教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知识。
申报者在选题大方向下自行确定具体的课题选题,每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已有在研赣州市社科普及类课题者不得申报。
二、课题申报、立项
本次课题分为传播项目、创新项目和文明实践项目,由申报者围绕指导思想自拟课题名称,每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已有在研赣州市社科普及类课题者不得申报。
(一)传播项目的成果可以是短视频或者社科普及读物。短视频需制作1个以上 2-5 分钟的短视频,小切口讲清楚一个知识。社科普及读物应围绕某一具体知识,进行通俗易懂地阐述、解读。
(二)创新项目的成果形式主要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活动类、创意类社会科学普及项目。通过新颖的方式,将赣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普及。
(三)文明实践项目的成果形式以社科普及公益服务活动为主,以赣州市社科普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名义开展3场以上面向社会公众,参与人数百人以上的社科普及活动。
申报者在 2025年4月30日前,在赣州市社科信息系统(网址:HTTP://WWW.GZSSL.XYZ/),认真填报课题申请,经课题管理单位审核、专家评审、市社科联择优审定后立项。
三、课题结项管理
课题需在申报者声明的结项日期前,达到以下结项标准并在赣州市社科信息系统填写结项申请。
(一)传播项目的成果,其中短视频需优先在“赣州社科”公众号、视频号播发,或经市社科联同意后,在其他官方新媒体号上发布且首月点击率超过 10000 人次。社科普及读物实际字数应不少于5万字,以漫画、教材、工具书为成果结项的不限字数,成果必须经过正式出版程序,或作为内部刊物,发行量在 1000 本以上。
(二)创新项目的成果按照申报书中的计划,完整、及时地开展系列活动,并达到预期目的。
(三)文明实践项目需在每次活动前向市社科联报备,并亮明“赣州市社科普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身份,成果需达到申报书中预期要求。未按要求报备,或者赣州社科标识度不清晰、不完整,没有开展宣传的,将不予认可。
(四)注意事项
1.课题最长结项时间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原则上不予延期。在申报时所承诺的结项日期前未提交结项申请的,系统将自动撤项。
2.在本通知发布之前已经发表、出版或已获市级以上立项资助、奖励的成果,不得用于立项和结项依据。
3.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科研不端行为。如果课题成果出现知识产权争议等问题,由申报者个人承担,市社科联同时做出撤项处理,并通报相关部门。
四、课题资助
本课题采取后期资助的形式,结项后视成果的质量、社会影响、点击量等给予 3000-10000 元的后期资助。
五、其他事项
(一)未在申报系统注册账号的新用户,请通过注册邀请码(jxlgdx001)注册账号。
(二)请各申请人填写项目申报汇总表,并将汇总表与申报内容电子稿交至学院,由学院统一汇总在4月30日前发送至联系人OA。
联系人:傅 婷,联系电话:8312272。
附件:
1.赣州市社科信息系统操作说明
2.江西理工大学项目申报汇总表
社会科学处
2025年4月2日